首页

苏曼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5 19:54:01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81002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达到3708亿元

在没有相应科研成果、设计规范、可借鉴工程和设计经验的情况下,为保证高海拔地区±800千伏和±1100千伏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由国网青海电科院牵头、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设备管理部历时3年,开展了“高海拔±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广东逾2000个气象站录得暴雨 全省加强防御强降雨

记者从1日召开的2024年度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度假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度假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5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4%;旅游产业总收入185.11亿元,同比增长161.5%,比2019年增长84.2%,双双创历史新高。

申遗成功,云南景迈山今夜一片欢腾

袁亚湘表示,创新人才应具备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行动能力,学科交叉、融合类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跨越学科壁垒,提升他们的综合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应用复杂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我们的京津冀·同创丨一核两翼多点 “天开”搭台好戏连台

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总行部门、境内分行、境外机构和子公司的协调联动,加强“三道防线”协同控险和集团一体化风险防控。扎实推进资产质量主动管控,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推进企业级风险管理平台建设,智能风控实现拓维升级。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不良贷款率1.3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37.03%。

李家超:香港各项盛事不绝 带来“人气”和“财气”

制作五星红旗作品时,李成者精益求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选料,最终一块红色带点白色祥云纹路的青田石进入了他的视野。“红色的石头上面必须没有裂纹,颜色要突出,所以选石很难。我当时选的时候,看它上面有波浪式的花纹,就好像国旗上飘着一朵朵祥云,意味着国家富强。”李成者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